2020年春,全人类经历了千年不遇的全球疫情,不像2003年非典的遭遇战,这场疫情变成了持久战,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
随着疫情的迁延,人类的心理健康成为越来越凸显的问题和危机。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中尤为突出。
2021年的一系列研究数据也显示出儿童心理健康面临重大挑战:
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面临严峻挑战,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是儿童青少年中流行率最高的精神障碍。
其他调查数据还包括:
国民心理健康调查(2021)显示:24.6%青少年抑郁筛出率。
国家卫健委(2021)调查显示:17.5%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时点患病率。
南京脑科医院(2021)调查显示:全球儿童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率约为19.5%,中国中学生群体的发生率为27.4%,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我国精神科就诊的患者中总发生率为6.8%(门诊)和6.5%(病房)。
其中13~17岁发生率最高(15.9%),18~22岁其次(13.6%),其他年龄段较少。而在功利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青少年抑郁问题也日趋严重。
为什么青少年会发生心理危机?
徐凯文老师提出的心理危机树理论中有个很生动的比喻,假设把人比作一棵大树,大树是否能够茁壮成长,要看树根、树干、树叶的生长状态、以及是否有充足的阳光雨露。
阳光雨露就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那么对青少年来说,面对疫情他们不得不在家上网课,或居家隔离,甚至中高考被推迟,动荡和不确定的感觉,就像狂风骤雨突如其来。
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能扛过去,有的孩子却很艰难呢?因为每个孩子的树根、树干和树叶各不相同。
树根是在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和依恋关系。面对这样的大环境,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什么呢,亲子间的关系如何,会起到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信任的、安全的,那么孩子自然也更有底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
树干是指一个人的信仰价值观与社会支持。如果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学习对自己很重要,那么他必然会乐于学习,反之觉得便会出现厌学、拒学的问题。与此同时,当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否能够得到亲朋好友的支持也很重要,这些是他们应对危机的资源。
树叶是指一个人的成就感。许多遇到心理危机的青少年,会在自己的成就感上遇到挫折,他们实现不了对自己的期望,于是陷入到非常失落、无助的情绪中。

作为心理咨询师、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师、一线任课老师、社会工作者和家长,你一定迫切的想知道:
怎样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应对心理困扰?
怎样避免青少年发生自伤自杀等心理危机?
怎样帮助厌学甚至已休学青少年重返校园?
怎样应对疫情常态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2022年07月22日-07月24日,壹念心理引入徐凯文博士和他的团队,将通过3天工作坊,带你深入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掌握青少年厌学、抑郁的个别、团体、家庭心理咨询方案,提升你与青少年咨询工作的能力。
课程亮点和特色
本课授课教师徐凯文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总督导,副主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专任教师,长期从事青少年,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在北大开设《青少年心理访谈》,《自杀学与危机干预》等课10余年。也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
本工作坊是资深高级咨询师根据近年来实际工作经验积累,通过长期研发和临床验证,形成的系统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家庭干预,家长教育,社会工作等整合系统咨询方法的培训方案。
课程目标与收获
针对当代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工作坊,通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可以:
1. 深入理解当代青少年期的心理特点;
2. 学习青少年的危险性和系统心理评估;
3. 掌握青少年厌学、抑郁的个别、团体、家庭心理咨询方案;
4. 了解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社会工作干预方案;
5. 学会做复学和校园回归计划。
适合人群
1. 心理咨询师
2. 学校专业心理老师
3. 班主任及任课老师
4. 社会工作者
5. 学生家长
课程安排

培训信息
培训时间:2022年7月22日-7月24日
培训形式:3天网络工作坊
课程费用:
注:
早鸟价截止日期:2022年07月04日
团报为3人以上
招生截止日期:2022年7月18日
退费规则:
如需退费,请您添加下方客服人员微信,注明“不参加,退费”,客服将为您处理。退费规则如下:
·提前14天申请退款,扣除6%的手续费后可全额退款;
·提前7天申请退款,扣除6%的手续后可退款50%;
·开课前7天以内不予退款,如遇不可抗力因素除外,如疫情等。
客服二维码
无论你想要报名,还是有任何关于课程的疑问,请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的微信!

讲师介绍
徐凯文
博士、副教授;北京和睦家医院(UFH) 执业精神科医师;中国国生命关怀协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 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注册督导师(D-06-083);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理事 性心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专长:创伤治疗,危机干预,精神动力治疗,心理咨询伦理,心理咨询本土化,空心病理论。

牟惊雷
大儒心理咨询中心合伙人,咨询部、研发部负责人;加州整合大学特聘中方教员;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任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曾任北大元培学院专职心理老师。2016年在安定医院精神科见习;2018-2019任字节跳动签约心理专家。曾任“大学生村官” 一职。硕士毕业论文《使用机器学习预测大学生自杀危机》获首届“全国优秀应用心理硕士学位论文”。临床工作总时长超过4000小时。

梁冠琼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咨询与精神健康服务专业硕士;曾任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 5 年,累计个体咨询 2000+小时,评估及危机干预超过 500 小时。心理动力学取向,关注性少数群体及多元文化议题。持续接受个体督导、团体督导及参与朋辈督导小组。

陈香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日本临床心理士从事资格,日本国立九州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曾任日本福冈县市立古賀中学、名古屋市立滝川小学学校心理咨询师。

丛君博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特殊教育指导教师。从事中小学心理咨询、教育教学工作17年,累计咨询时长12000+,案例5000+。
擅长方向:社交恐惧,学习动力,厌学拒学,亲密关系,焦虑抑郁,心理创伤,以及多动抽动、孤独症谱系等。
将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心理生物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创新与实践,灵活运用团体辅导、家庭治疗、正念、箱庭、艺术治疗、躯体疗法等,积累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心理支持技术。

柳智宇
2006年代表中国参加IMO国际数学奥赛,获满分金牌,同年保送北大数学系。2006年9月-2010年6月就读于北京大学。2010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全额奖学金,放弃留学机会,深耕传统文化。
2016年起,全心投入心理课程,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获中科院合作对话实践专业认证、欧文亚隆团体咨询师认证、台湾团体咨商与治疗协会团体辅导师认证。在团体咨询和团体辅导方面经验丰富。

课程更多详情
请扫码添加课程助理
